注册  |  登陆
首页 资讯交流 资讯详细

老年消化系统疾病:消化性溃疡

日期:2017-09-18

  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,全球约10%的人患过此病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于青壮年,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,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较多见。

 
 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,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、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和梅克尔(Meckel) 憩室。 由于多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,故称消化性溃疡。 该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是慢性过程、 周期性发作、 节律性上腹部疼痛。
 
老年消化系统疾病:消化性溃疡
 
 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
 
 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,是多因素疾病,迄今尚未完全阐明。
 
  1、病因
 
  (1)胃酸和胃蛋白酶。胃酸、胃蛋白酶是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病因,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占主导地位。胃酸由胃体壁细胞分泌,胃酸的分泌量与壁细胞总数有关。正常男性壁细胞总数约10亿个,女性约8亿个,而十二指肠溃疡(DuodenalUlcer,DU)患者的壁细胞总数可高出正常人一倍。壁细胞总数增高是许多因素长期刺激壁细胞的结果,相应的物质与壁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、组胺H2受体或胃泌素受体结合时,壁细胞分泌胃酸。此外,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与胃酸的腐蚀作用一样,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形成的组织损伤部分。
 
  (2)药物。非甾体类消炎药(如阿司匹林、消炎痛、布洛芬等),除具有直接损伤胃黏膜的作用外,还能抑制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的合成,从而损伤黏膜的保护作用。
 
  (3)饮食失调。粗糙的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可引起黏膜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。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破坏胃酸分泌的规律。饮料和饮酒除直接损伤黏膜外,还能促进胃酸分泌。咖啡也能刺激胃酸分泌。这些因素均可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复发有关。
 
  (4)吸烟。研究证明吸烟可以增加胃溃疡(Gastric Ulcer, GU)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,影响溃疡的愈合,但作用机制不明。
 
  (5)精神因素。持久和过度精神紧张、情绪激动等精神神经因素可引起大脑皮质功能紊乱,使迷走神经异常兴奋和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加,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,促使溃疡形成。
 
  (6)幽门螺旋杆菌(HelicobacterPpylori,HP)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破坏胃的黏膜屏障,使氢离子和胃蛋白酶渗入黏膜,发生自身消化作用,从而形成溃疡。有关研究表明,幽门螺旋杆菌被清除后,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下降到10%以下。
 
老年消化系统疾病:消化性溃疡
 
  2、发病机制
 
  (1)胃黏液-黏膜屏障。正常情况下,胃黏膜由其上皮分泌的黏液所覆盖,黏液与完整的上皮细胞膜及细胞间连接形成一道防线,称为黏液-黏膜屏障。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也具有这种屏障,该屏障可以阻碍胃腔内H+反弥散入黏膜。
 
  (2)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细胞的更新。胃、十二指肠黏膜的良好血液循环和上皮细胞强大的再生能力,对黏膜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。
 
  (3)前列腺素。外来及内在的前列腺素对黏膜细胞有保护作用,能促进黏膜的血液循环,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及HCO3-。这是增强黏膜上皮更新,维持黏膜完整性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 
  3、其他因素
 
  (1)遗传因素。研究发现,O型血型者比其他血型容易患十二指肠溃疡。家族中有患消化性溃疡倾向者,其亲属的患病几率比没有家族倾向者高3倍。
 
  (2)全身疾病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慢性肾功能衰竭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肝硬化等疾病可能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。
 
  临床表现
 
  1、症状
 
  (1)上腹痛。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。上腹痛的疼痛性质、部位、疼痛时间、持续时间等依据溃疡部位不同而具有特殊性。
 
  (2)其他胃肠道症状。其他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酸、嗳气、恶心、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,以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多见。
 
  (3)全身症状。全身症状可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失眠、多汗等,也可表现为营养不良的症状如消瘦、贫血等。
 
老年消化系统疾病:消化性溃疡
 
  2、体征
 
  溃疡活动时,上腹部常有局限性压痛,压痛的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。
 
  3、并发症
 
  (1)出血。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,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易发生,表现为呕血与黑便。
 
  (2)穿孔。穿孔通常是外科急诊,最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。穿孔表现为腹部剧痛和急性腹膜炎的体征。当溃疡疼痛变为持续性,进食或用抑酸药物后长时间疼痛不能缓解,并向背部或两侧上腹部放射时,常提示可能出现穿孔。
 
  (3)幽门梗阻。有2%~4%的病例出现幽门梗阻。幽门梗阻主要由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引起,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,频繁呕吐宿食,严重时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,常表现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。
 
  (4)癌变。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,尤其是45岁以上的患者。